老 徐 嫁 女 记
上海——世界闻名的大都市,每天不知会发生多少大事件,但修理所的老战友们却关注其中的一件事:老徐要出嫁女儿了。老张夫妇从徐州赶来了,老顾夫妇从海安赶来了,老吕夫妇从南通赶来了,老朱也从通州赶来了,老陆早就先到了,大家都要来凑个热闹。老陆是半个上海人,主动担任导游,带领大家游览外滩,逛逛豫园,看看上海的新面貌。
昔日的十里洋场,现在已是百里商城。繁华的南京路改造为步行街,国际饭店、大世界等老景点,已被众多的新大楼淹没了,东方明珠等大厦成了新地标。放眼望去,立交桥与高层楼相互交织,壮观但又实用;人车流与霓虹灯川流映照,拥挤而不堵塞。回想当年,一句“阿拉上海”,引来了多少羡慕嫉妒恨,怪话牢骚骂。但又以到过上海而骄傲,买到上海货而自豪。在其先进的工业文明强烈幅射下,周边的市、县、乡、村,获益匪浅,跟着迅速发展起来,促成了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大繁荣。
婚礼仪式在上海一号豪华大厅里举行,炫丽辉煌,高朋满座,都来祝贺他们的新生活。新郎新娘喜气洋洋,沐浴着新时代的幸福光环。
“老徐呀!第一杯酒,大家向你祝贺,女儿成家立业,完成了终身大事。第二杯酒,祝贺你成功升级,从普通父亲升为泰山大人了。第三杯酒,不能不与你挂钩啊!(玩笑开始了)
你是我们所里老兵当中最后一个升级的人了,这个记录非你莫属,连干三杯吧!”“啊!还有这样的记录?”老徐平时反应很快,这次却激动了。“感谢大家光临,为了小女的婚事,远道来沪,太给面子了,太难得了,多少杯都应该喝。喜酒、喜烟、喜糖、喜宴,请大家一定随便享用。”“也不能便宜了你呀!我们都陪你喝一杯。”
今非昔比,面对丰盛的宴席,欢乐的场景,自然不会忘记当年在部队时的艰难岁月。让大家感慨万千的是,中共一大的光辉历史就是在上海创造的。在那十来个平米的小屋子里,聚集了一群当时的精英,做出了开天辟地的决定,还不到一百年,已经造就了全中国翻天复地的巨变。我们都是从贫穷、艰苦、磨难经历过来的见证者,现在奔向富裕和强盛,是大家共同的愿望。可以想像,再过若干年,定会展现那惊天动地的未来。
老徐夫妇从亲友那里出访回来,已是红光满面,浑身惬意。“十分感谢各位都来捧场,希望你们多喝几杯。过去嘛没有条件,肚子常常是那个…啊,瘪瘪的,现在都是园园的了。”
大家都对老徐的酒后真言感兴趣,更喜欢欣赏他的精彩表演。“各位老战友,你们对部队的贡献,有目共睹。多次搞聚会,也非常成功。还想办法把我联系上,我永远也不会忘记。对于你们的功劳,什么时候也不能贬…低…呀!”老徐争取主动,得意的笑了。
老战友们也不会放过调侃的机会:“哎呀!,还有一项记录,又要跟你挂上钩了。根据可靠信息,你将成为我们这一辈里,最后一位当姥爷的人啦!”“啊?还真有这样的记录哇!太荣幸了,要是再发给我一块有纪念意义的牌…匾…,哈哈,那就更好啦。”
上海是藏龙卧虎之地,人才济济,既有眼光,噱头也多。过去曾说宁要浦西一张床,不要浦东一间房,而现在的浦东后来居上,一张白纸,绘画出了一片崭新的天地来。中央又特批,建立上海自贸区。“飞龙在天”,上海正像那龙头已经高高昂起,加上江、浙两省添为两翼,大步向前,腾飞在即,任何新的记录都是有可能出现的。
“咳!还有一项记录也要与你……啊!关系太密切。有关方面统计过,你也许还是我们全师最后一位两次升级的老兵呢。”大家都笑了起来。
老徐不甘落后:“你们将这么高的荣誉奖赏给我,实在不敢当啊!这个记录我想越早实现越好,可是不由我做主哇。如果……啊!我还是先祝愿大家健康长寿吧!都能等到那一天,还要请诸位来喝一杯,同喜同喜呀!”老徐满意的笑了,大家也都会意的乐了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