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和军长在一起的日子》(二)
众所周知,我们二0四师有一支高水平的兰球队和文艺宣传队。在那光鲜亮相的背后却充注着张平军长的心血。
一个好的宣传队,需要有高水准,高质量的演出人材来带动。俗称"台柱子"。張军长非常爱惜人材,且又不拘一格。
像上海的沈惠娟、南京的王大为等,都是在张平军长的亲自过问下选拔进部队来的。
王大为加盟师宣传队,就是一典型。
王大为,出身文艺世家(其妹王馥丽是著名影视演员)。江苏省淮剧团头牌武生,武功、文戏都十分了得。
一九七O年,部队调防江苏徐州。那年,我们师兰球队在徐州体育馆与徐州市男女兰球队一同集训。女队队长曹姐和我很熟。休息时找到我说她南京有一当演员的表弟想当兵。你们部队不是有宣传队么?看要不要人。他的本事一定行的。你能不能帮个忙?
我对她说试试看吧。
回来我把曹姐托我办的事向张师长汇报了。师长听后很感兴趣,立即叫来宣传科钟峰科长,让他去落实这件事。
本以为师长都安排了,不会有啥问题。谁知这里面却出来了一波三折!
好多天过去了,事情没一点音讯。曹姐急不过,又来找我。我去找钟科长问个究竟。只见他拿出一份外调材料让我看。
"王大为,家庭出身复杂,父母都是复兴社成员(国民党特嫌组织)。这个背景不敢收啊!"钟科长说。
"师长知道吗?"我问。
"还没报告,先压一压再说吧。"钟又说。
我扭头出来就进了师长办公室,把我知道的情况一五一十地报告了张平师长。
师长随即叫来钟峰,详细问明情况后,就让钟出去了。回过头来,只见他神色凝重地对我说"这个钟峰!党的政策是有成份论,但不唯成份,重在政治表现嘛!"
"一个红旗下长大的小青年,有什么政治问题?"
"过去国民党征兵是靠抓壮丁,强抓来的。人家躲都躲不及。我们现在招个兵还要审七查八的,那怎么行!"
师长生气了,说完把手一挥,"不行。小丁你再去一趟南京,叫地方上把问题搞清楚,回来再说。"
有了张师长的尚方宝剑,我连夜乘火车去了南京。
到南京后首先到了大为的工作单位,正好大为下去演出不在。就找到他们领导,出示了部队介绍信和公函,讲明来意。对大为的家庭出身和社会关係就不看了(上次已外调过)。这次来主要是了解大为在剧团的政治表现和群众关係,并征求剧团组织、领导对其当兵一事的意见。
剧团领导详细介绍了大为的情况,并对他能到部队工作非常期待和支持。有了剧团组织上的态度,让他们写了一个详细材料,盖好公章就一切妥当啦!
随后,我又去了大为的家,见见他父母,也征求一下二老对儿子当兵的意见。
记得大为家在南京大行宫一带,那是个老城区。房屋一栋挨一栋,很狭窄。一家五口人(大为的父母还有妹妹)都挤在一间不大的屋子里,条件不是很好。开门出来的,不是别人,正是日后红遍影坛的王馥丽。
说明来意后,一家人对部队来人,对大为能到部队非常高兴。兴致之下,王馥丽拉着我也要去当兵,我笑着挽拒了。亏得当时没答应,这一错,不巧就错出了一个大名星来。
回到徐州,按规定我把外调材料交到了宣传科。正赶上张师长下部队。大为的事又拖住了。
半个多月后,仍不见动静。曹姐急了,问我怎么办?
"别急,周末我们在体育馆有比赛,首长肯定来。到时候我带你去见张师长。"
"我见首长怕不好吧?"
"怕什么,有我呢。再说师长人很好的。"
那天晚上,在体育馆体息室里,我带曹姐见到师长。乘着他高兴,把大为的事又原原本本汇报了。师长一拍桌子"叫他来!是骡子是马,来了再说!"
我向曹姐一使眼色,她立马会意,扭身出去给南京拍发电报。大为加盟我宣传队水到渠成。
大为果不负军长期望,不仅是队的文艺台柱子,日后也入党丶提干,成了宣传队的带头人。(待续)
丁2018.3.20
评论